天池十二煞
发表于 2024-10-9 20:43
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发展到了今天科技相对发达的现代社会,这期间所经历的磨难可想而知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4-10-9 20:45
现有的社会制度,都有着自己的民生基础,形成必然。
比如,美国的民主,来源于掠夺,美国是外来移民,以掠夺印弟安人家园成立了一个所谓的国家,一群抢夺者谁也不放心谁,这才想出个三权分立制度,以互相制衡。谁当老大都不放心,就搞出了个选举制度,其本质,还是没有谁让大家心服口服。而这种制度相比起当时西方的封建制度,要先进,更适宜大多数人。所以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4-10-9 20:58
而做为中国的社会,也有着自己的发展必然。
西方是从封建社会走向民主选举、三权分立。而中国是从封建社会,走向了中央集权,中国人没有掠夺他人的思想,改革也是改自家的不足,而不是改革别人,所以,中国从东周列国的混乱吸取教训,而施行了中央集权制,秦朝结束了列国动乱的局面,但其法家的治国理念,是战时理念,在战国时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到了治理一统天下时,法家思想就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了。所以,秦朝仅十二年就衰败,而随之而来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找到了一种治理大一统江山优秀理念,而这一理念,一直在中央集权的国家里占主导地位,不管换了谁当家,换朝代不换理念。从儒学在中国两千年的存在历史看,儒学在教化人们,稳定社会,净化人心方面,都起着重要积极的作用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4-10-9 21:21
本帖最后由 龙隐tjlr 于 2024-10-9 22:00 编辑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西主民主与中国的中央集权发生了碰撞。西方民主重科技理念,使得现实生活远远领先于中国,清末李鸿章访美,被西方的一众科技,及生活理念,惊的目瞪口呆。对以前的天朝思想产生严重挫败,导致其主政外交时,与西方签属了一系列屈辱条约。
向西方学习,成为当时的一种思潮,随着中国的屡战屡败,外国人在中国的横行霸道,人心思变成为一种主流,中国的精英开始寻求西方思想,于是这个主义,那个主义就进入了中国。并形成了两派。但抛弃孔学,却成为两派当时的一种共识。
但西方民主之路,在中国并没有适宜的土壤,于是走社会主义之路,就成为必然选择。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4-10-9 21:35
本帖最后由 龙隐tjlr 于 2024-10-9 22:04 编辑
世界形成了两大阵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二战结束后,东西方阵营继续对抗,结果社会主义国家越来越少,连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苏联都被对抗垮了。其实苏联、东德及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垮台,也是历史的必然,苏联东欧国家民族习性就倾向西方,看到西方物质文明大大强于他们的坚持,动摇是必然的。于是在羡慕与学习的心情下,一个一个地投向了西方民主。但结果是,他们理想的生活并不理想。学习西方的俄罗斯,遭到西方不断打压,听从西方的乌克兰,连核武器都拆了,结果两家的日子都没过好。而且,施行西主民主的国家别说赶上美国了,能吃喝不愁也算不错了。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4-10-9 21:48
本帖最后由 龙隐tjlr 于 2024-10-9 23:41 编辑
苏联及一众国家投奔西方,让㺯国人信心暴棚,断言改革后的中国,二十年后必定垮台。结果中国不但没垮台,反尔越来越强大,这让美国人十分着急,于是又拿起他们百试百灵办法,打压中国,但结果却失灵了。随着美国升息改为降息,其实已宣布了美国的失败。
而所谓的民主,自由,在利益面前,就显得无比的虚伪。
中国为什么能独树一帜,让美国无可奈何呢?因为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而中国制度则是这种文化选择的结果。
中国的社会主义,为什么叫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为中国学习外国,从来就不是照搬,而是结合中国特色,找出一条最适宜自己发展的道路。所以,不管什么主义,都会被中国文化所利用,同化。一个有几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怎么可能被一个只有二百年历史的国家所打败呢?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4-10-9 21:52
中国改革开改后也曾迷茫,也曾一度崇拜西方文明。但经过几十年的碰撞,文化自信,制度自信,越来越扎实。特别是新冠时期,中国制度的优势,让西方望尘莫及。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4-10-9 21:57
老子的理想社会是有条件的,是人们思想净化后的理想国度。恐怕一时半会儿实现不了,但能够向其发展的,恐怕只有中国的社会制度。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4-10-9 22:08
我也不懂历史,从来没搞过历史研究,不过是道听途说,一知半解的瞎扯,一看一笑,别当真。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4-10-9 22:22
本帖最后由 龙隐tjlr 于 2024-10-9 22:27 编辑
存在即是合理,没有什么符合不符合天道。、
制度也不过是因缘聚合的一种变化。
道在屎溺,何况一种社会制度。
说制度好,都是自己说,
何况说好,并非就是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