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5 01:05
没人指点,自己瞎想,供大家参考吧。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5 09:08
夸克是构成物理世界的基本单位(目前科学认定),佛说这叫极微尘,极微尘是有无同体,色空一如。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因为说有就不是基本,不可分的单位才能称其为基本。但也不能称其为无,因为零再多也组成不了有。而“无”(夸克)根据遇缘不同而形成不同形态,这种形成就是道法自然。而“有”(万相)只是人的感官对夸克运动成某种形态的感知,人们把种种感知归纳为概念,积累流传即所谓的知识。任何知识都是对有的总结,特别是在微观科学产生之前。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因为常道说得是有,而非常道说得是无。人们理解不了非常道,又推翻不了,便称其为玄学,而量子力学的横空出世,人们才恍惚意识到,或许无才是世界的根本。
“无为而治”,当然就是治世之根本。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5 09:15
本帖最后由 龙隐tjlr 于 2025-5-5 09:19 编辑
归于无,就无所不能,执着于有只能单一。
空手可抓取万物,如果手抓着一样东西不放,那就只能拥有一种东西。
空手以待,当抓则抓,当去则舍,来不拒,去不留,即是无为无不为。
古道拾易
发表于 2025-5-5 13:45
无为而治,和无为,都是一个意思,无为,为是什么,不是指行为,是指作为,是指成就,成绩,无为而治就是不追求成就的努力,翻译成我们一般人都能看懂的话,就是只管努力不管收获。其实是要我们从根本上去努力,不要追求眼前的利益,多打基础。对一般人,普通人,无为而治就是只管修德,不管得失,对统治者,对国君,无为而治就是只管民众是不是幸福,是不是吃得好,穿得暧,住得好,而不是整天去计较政权有多强大,多巩固,军力多强,自己在诸侯中有多威风。为一达到这个目的,要让民众多自由的发展,不要过多的干涉民众,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这样,都需要基础来作支撑,离开了基础,什么事都成不了,就算有时成了,也只得一时,不站桩学不成武功,不临贴学不成书法,其实,中国圣人所说的无为而治和佛教说的金刚经是同一原理,金刚经说的空看似什么都没有,其实是什么都有,圣人讲的无为,看是不追求什么成就,其实最后成就最大。
应该看到,今天的社会,统治者也好,一般的民众也好,都和圣人提倡的无为而治背道而驰,代之的是竭泽而渔,只管享受,我有时看到大街上到处充斥着汽车,塞满道路,我真是触目惊心,心想,世人这样无止境的索取自然的资源供自己享受,上天会饶得过我们吗?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5 18:08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①。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无为无不为”是指道的性质,“万物将自化”,是指万物都有道,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之所以王侯要制贪管欲,是因为王侯很容易依仗权力,以贪欲之心乱管理国家诸事,王侯只有尊重国家百姓诸事的运行规律,不乱加干涉,国家才能自然安定。这里绝不是说,王侯什么也不作(无为)国家就自然安定。难道外敌来犯,王侯什么也不做,敌人会自动退去吗?自己国家都保卫不了,还谈什么天下自正。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5 18:22
这一段文字很容易让人理解成,自己什么也不做,就天下太平,万事无忧了。
佛教内同样有不少人认为,什么也不做,就是修道,这也是不明禅理的人,而乱谈禅修的结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诸佛教”“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幻制幻”都是在作。
以为守住无,就万事大吉,其不知有就是无,不执着有即是无,并非有个无可以守。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5 18:26
“无为而治”不是什么也不作,就可以“治”了。
用现代的话来说,尊重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为事物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就是无为而治。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5 18:29
尊重无为,推崇无为,就是尊重规律,推崇科学。当然规律要是真规律,科学要是真科学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5 18:41
其实道家思想,最适合治国,所以儒家经典,以易经为首,中国几千的儒家为尊,没一刻离开道家理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祸福所依,上善若水,以德报怨,等道家思想,已然融入到中华民族的骨子里。
之所以儒为尊,并不是儒家理论高于道家理论,而儒家理论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上善若水难以做到,但仁义礼智信,努努力任何人都能。一个家庭都讲仁义,乃至一个国家都讲仁义,那就非常厉害了。儒家是道的普及班,道家是道的中级班,佛家是道的高级班。
其实全世界的普通班都是仁爱,不管是西方还是中东,讲得都是做好事上天堂,做坏事下地狱。不过国外以神说事,中国以道说事。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5 19:20
道德经讲的治国理念,占了相当篇幅,如“治大国如烹小鲜”,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治国要“无为而治”。甚至可以说,道德经主要讲给王侯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