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十二煞
发表于 2025-5-2 10:49
古道拾易 发表于 2025-5-2 09:48
善意提醒,此帖正文未说到实质,似是而非,其实连似是都没达到,所言基本上是废话,什么是古人讲的无为而治 ...
你可上线了,好些天没来了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2 13:16
本帖最后由 龙隐tjlr 于 2025-5-2 13:18 编辑
古道拾易 发表于 2025-5-2 09:48
善意提醒,此帖正文未说到实质,似是而非,其实连似是都没达到,所言基本上是废话,什么是古人讲的无为而治 ...
是,您说得对。
您可以和大家讲细一点,免得我误导大家。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2 14:24
本帖最后由 龙隐tjlr 于 2025-5-2 14:28 编辑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2 13:16
是,您说得对。
您可以和大家讲细一点,免得我误导大家。
我也正在思考无为而治的观点。
“无为而治”最为典型的,被历史学家津津乐道的,首推“文景之治”。而“文景之治”核心是当时的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但为什么这就是“无为而治”呢?“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不是为吗?没有这些有为,民众如何发展经济呢?
静等先生高见。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2 14:38
“无为而治”在豆包中有现成答案、我没看明白,也没交流明白。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2 22:16
“无为而治”的流行解释,就是“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依道而为”。但什么是依道而为的无为呢,几乎没有解释。比如“文景之治”所做所为,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什么是无为呢,这一系列的“有为”为什么被概括为“无为之治”,没人解释。豆包也是绕来绕去的说不清楚 。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2 22:32
deepceek 的解释是:“文景之治”被称为“无为而治”,是因为它符合了道家“清静无为”的意识形态标签,但其内核是通过审慎的有为政策实现的。
但“审慎的有为”等于’清静无为“吗?deepceek又解释为不一样,然后以进行一通自圆其说,而硬把两者扯成了一样。
显然这种解释疑并不通达。
deepceek'归纳了几千年的权威解释,但结果却令人遗憾。问题出在哪呢?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2 22:40
本帖最后由 龙隐tjlr 于 2025-5-2 22:43 编辑
这样问题就有两种可能,
一、我的理解有问题,体会不出“审慎的有为”等于“清静无为”的内在关联。
二、如果这种解释是错的,问题就严重了,说明现在流行说法,虽传了几千年,也没有解释清楚,什么是“无为而治”。
我希望是我理解有问题,但却很难说服自己同意“审慎的有为”就是“清静无为”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2 22:47
几千年,无数能人智士,没有人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无为而治”?有点匪夷所思……。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2 22:49
寻求指点!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5-5 01:04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本无为,但所有的有为都是道为。
如何无为?靠自己想,恐怕想死也想不明白。
圣人所讲即是道,即是无为。
但道法都有些抽象。需要深刻理解体会。
相对于道法理论的深奥,易经以无极化太极,阴阳化八卦,五行生克冲合示道理,易辞之事象喻道行。就简单明了多了,且不知道法,也可 依道而行。
依易而行,即是道,即是无为。
道可以人为指挥吗,八卦五行可以任意安排吗?显然是不可的。
于此可知,道行不是有为的作用,而是无为的功效,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以“无为”达“有为”。万物所生,都是无为之功。
文景之治,为什么合“无为之法”呢?因为发展经济,就不能对经济施加重压,乱加管理。而要遵守经济发展的规律,让其自然发展,文景之治所采取的系列措施,都是为了保障经济的无为发展。故为无为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