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ch10 发表于 2024-5-25 21:45

omahhum 发表于 2024-5-25 20:56
是我 话多了

再告诉你一个真相,南师的弟子们有功夫的很多。
比如林中治、金满慈《参禅日记》等等,出神、放光等等,很多的。
只是他们现在很多都过世了,活着的都是大隐隐于市,从不张扬。
我吧,不是他的弟子门人,不怕坏了他的规矩,可以乱嚷嚷,也就是让有心人多读读。

omahhum 发表于 2024-5-25 21:59

   【格西浦穹瓦曾请问京俄瓦这样一个问题:“假设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善巧五明,获得坚固三摩地,具足五神通、得八大悉地;另一种是觉窝的教授虽尚未如实在心相续中生起,但对此能获得定解,他人无法改变其意,不知您选哪一种?”
      京俄瓦回答说:“阿阇黎,不要说[道次第]在相续中生起,就算是只知道一点点[道次第],我也宁可选这种。因为我以前曾无数次地善巧五明,能经劫入三摩地,具足五种神通,获得八大悉地,但却不能超越轮回;但是如果我能对觉窝所说的[菩提道次第]获得决定,那么我一定能够遮退轮回。”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4-5-25 23:41

本帖最后由 龙隐tjlr 于 2024-5-25 23:51 编辑

“知幻即离”,是佛的境界,学佛学的是什么呢,千经万论,种种修法,最终都是要达到这个境界,不然学佛干什么呢?
   怎么达到这个境界,根性不同,修学不同,所以出现种种差别。但有差别不等于停留在差别上,否则与外道无异。发菩提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学佛的终极目地。而不是其他。
在学法的过程中,神通往往让众生沉醉。因为那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体验,但要命的是,与大乘法理对着干的人往往是有神通的人,文殊讲大乘,400人退席,佛祖讲法华,5000人退席,这些人之所以质疑大乘,就是神通惹的祸。
      外道也修四禅八定,也有神通,但他们就是外道,远离了正法。所以,一定要正确认知神通,以神通为能,恐怕反受其害。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4-5-26 00:44

为什么学佛要发菩提心,就是要无上佛道誓愿成!学佛不能半途而费,如果认为弄个一果二果不错了,可就是自断慧命了。

sunch10 发表于 2024-5-26 09:58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4-5-26 00:44
为什么学佛要发菩提心,就是要无上佛道誓愿成!学佛不能半途而费,如果认为弄个一果二果不错了,可就是自断 ...

{:21:},早上好!
您说的话,我都记住了,非常感谢谆谆教导。
{:92:}
任何事只要提前打了预防针就好办了。
我自忖福慧资粮都不够,所以对自己的预期就是五乘法:人——天——小乘——缘觉——佛。
我自忖再次轮回后又迷糊了,所以要全力以赴修意生身,使得可以解脱轮回,一直追随老师学习,一直等到弥勒下生。
因为,我对《大宝积经》里面的一个故事非常在乎。
佛在世时有许多弟子,其中最差的是六群比丘,经常犯些各种莫名的错误,所以佛制定了许多戒律。佛过世几十载后,有位博学精进比丘,修行非常好,受到所有的人的赞赏。他就时常疑惑:都说佛气度非凡,不晓得到底是怎么样的?我和他比,到底差在哪里呢?
终于,有人告诉他,有位老奶奶年轻时曾亲眼见到过佛陀。
于是,他披上了佛的一模一样的袈裟,坐在佛陀的曾经居住的屋子里,让老奶奶来评价,老奶奶从窗户里望了好久,大叹:唉!你的气象风度连六群比丘都不如啊。
这个故事深深震撼到了我。
再后来,南怀瑾经常说:我没有弟子。于是,外面经常会有人出言:南怀瑾的学生都是差的不得了的。
而我买回来《林中治全集》,读了好几遍,真是好啊!通俗易懂,真情流露,他古文出身,修养极高,言行严谨,境界高超。
叶曼女士的演讲、大作、修为,那绝对是顶级。
金满慈夫人的《参禅日记》里面多年的记载,详细的介绍了她的修行历程,老师和她的答疑解惑的动态过程。对于她的出神肯定和鼓励。
另外,《习禅录影》里的很多从学他的老一辈、少一辈的,方内方外的,都赫赫有名,学历、地位、修养都非同一般。
这些事实也深深震撼到了我。
发菩提心,无上佛道誓愿成!
是的,肯定是发的,但我会将战线无限拉长,现在的状态就是我以后多生多世的状态,始终学习、始终修行,每一件事情都往细里做、往深里究。
是的,肯定是发的,但我对佛法的义理已经根植了,无法挪动一点点了,即自己建立的宇宙起源的理论模型,自己认为完全符合佛理了,而且根本无法增减了,所以只能安于此,然后由此慢慢清理习气,慢慢融入人事,慢慢融合世出世间,达到身心大解脱。
{:23:}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4-5-26 10:22

sunch10 发表于 2024-5-26 09:58
,早上好!
您说的话,我都记住了,非常感谢谆谆教导。



好,祝师兄修学有成!摘录一段四依法,结束这次讨论。

......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来所说真实不虚我当顶受。譬如金刚珍宝异物。如佛所说是诸比丘当依四法。何等为四。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如是四法应当证知非四种人
佛言善男子。依法者。即是如来大般涅槃。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来。是故如来常住不变。若复有言如来无常。是人不知不见法性。若不知见是法性者不应依止。如上所说四人出世护持法者。应当证知而为依止。何以故。是人善解如来微密深奥藏故。能知如来常住不变。若言如来无常变易无有是处。如是四人即名如来。何以故是人能解如来密语及能说故。若有人能了知如来甚深密藏。及知如来常住不变。如是之人若为利养说言如来是无常者无有是处。如是之人尚可依止。何况不依是四人也。依法者即是法性。不依人者即是声闻。法性者即是如来。声闻者即是有为。如来者。即是常住。有为者即是无常。善男子。若人破戒为利养故。说言如来无常变易。如是之人所不应依。善男子。是名定义
依义不依语者。义者名曰觉了。觉了义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满足。满足义者。名曰如来常住不变。如来常住不变义者即是法常。法常义者即是僧常。是名依义不依语也。何等语言所不应依。所谓诸论绮饰文辞。如佛所说无量诸经。贪求无厌多奸谀谄。诈现亲附现相求利。经理白衣为其执役。又复唱言。佛听比丘畜诸奴婢不净之物。金银珍宝谷米仓库牛羊象马。贩卖求利于饥馑世怜愍子故。听诸比丘储贮陈宿手自作食不受而啖。如是等语所不应依
依智不依识者。所言智者即是如来。若有声闻不能善知如来功德。如是之识不应依止。若知如来即是法身。如是真智所应依止。若见如来方便之身。言是阴界诸入所摄食所长养亦不应依。是故知识不可依止。若复有人作是说者。及其经书亦不应依。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了义经者。谓声闻乘。闻佛如来深密藏处悉生疑怪。不知是藏出大智海。犹如婴儿无所别知。是则名为不了义也
了义者名为菩萨。真实智慧随于自心。无碍大智犹如大人无所不知。是名了义。又声闻乘名不了义。无上大乘乃名了义。若言如来无常变易名不了义。若言如来常住不变是名了义。声闻所说应证知者名不了义。菩萨所说应证知者名为了义。若言如来食所长养是不了义。若言常住不变易者是名了义。若言如来入于涅槃如薪尽火灭名不了义。若言如来入法性者是名了义。声闻乘法则不应依。何以故。如来为欲度众生故。以方便力说声闻乘。犹如长者教子半字。善男子。声闻乘者犹如初耕未得果实。如是名为不了义也。是故不应依声闻乘。大乘之法则应依止。何以故。如来为欲度众生故。以方便力说于大乘是故应依。是名了义。如是四依应当证知
复次依义者。义名质直。质直者名曰光明。光明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如来。又光明者名为智慧。质直者名为常住
如来常者名为依法。法者名常亦名无边。不可思议不可执持不可系缚而亦可见。若有说言不可见者。如是之人所不应依。是故依法不依于人。若有人以微妙之语宣说无常。如是之言所不应依。是故依义不依于语。依智者。众僧是常无为不变。不畜八种不净之物。是故依智不依于识。若有说言识作识受无和合僧。何以故。夫和合者名无所有。无所有者云何言常。是故此识不可依止依了义者。了义者名为知足。终不诈现威仪清白。憍慢自高贪求利养。亦于如来随宜方便所说法中不生执着。是名了义。若有能住如是等中。当知是人则为已得住第一义。是故名为依了义经
不依不了义。不了义者如经中说。一切烧燃一切无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无我。是名不了义。何以故。以不能了如是义故。令诸众生堕阿鼻狱。所以者何。以取着故于义不了。一切烧者谓如来说涅槃亦烧。一切无常者涅槃亦无常。苦空无我亦复如是。是故名为不了义经不应依止。
善男子。若有人言如来怜愍一切众生善知时宜。以知时故说轻为重说重为轻。如来观知所有弟子有诸檀越供给所须令无所乏。如是之人佛则不听受畜奴婢金银财宝贩卖市易不净物等。若诸弟子无有檀越供给所须。时世饥馑饮食难得。为欲建立护持正法。我听弟子受畜奴婢金银车乘田宅谷米卖易所须。虽听受畜如是等物要当净施笃信檀越。如是四法所应依止。若有戒律阿毗昙修多罗。不违是四亦应依止。若有说言有时非时有能护法。不能护法。如来悉听一切比丘受畜如是不净物者。如是之言不应依止。若有戒律阿毗昙修多罗中有同是说。如是三分亦不应依。我为肉眼诸众生等说是四依。终不为于有慧眼者。是故我今说是四依。法者即是法性。义者即是如来常住不变。智者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了义者了达一切大乘经典
大般涅槃经卷第六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命运其实掌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