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佛光:紫占——“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天德、月德和龙德)
hola,各位小伙伴,大家好呀!!!“德”可能是我们从小到大最常接触的汉字之一,并且在我们参与社会分工时还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翻开字典,我们会发现这样一句话: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但要真让我们大家说起来,可能每个人都会说出一套东西,共同不共同就很难讲了。 我们的教育改革也常常产生会有德才之争,尤其是遇到某些高学历人才引发恶性犯罪时,这种讨论会越发激烈。
政治正确的看法认为“有才无德”比“无才无德”更可怕,所以我们要加大对“品德”的考核力度。
这种观点听起来似乎很伟光正,一般人在情绪裹胁下很可能会点点头。
“嗯,就应该这样,这种唯分数论的应试制度早该改改了,天下苦高考久矣,每个学生都要化一半分数给到思想品德”
要我说,这种论调用心相当歹毒。
一旦我们抛离开容易量化考核的“才”,去追求所谓的“德”,很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现象。
比如:平时表现、导师推荐、仪容仪态、民主投票等类似的维度会占据我们的大量分值,要知道这些可都是主观性相当强,极其容易滋生腐败的操作手法。
从横向上看,西方民主制就是这么越玩越贫富分化的。
纵向上看,科举制诞生前无可撼动的门阀大族便是从西汉“察举制”开始萌芽的。
历史和美帝的教训,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大幅增加“德”在选拔人才的考核标准中,会大大加速阶层固化的速度,大家一定要小心!
我小时候,就一直对“德”这个概念感到很疑惑。
某天入睡后,高人给我打了个梦。
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我身处一片一望无际的荒郊野岭中,顶着大毒太阳,负笈而行,好容易发现一小片树林,正准备走过去躲躲阴凉,这时候,两只小妖怪从树上蹦下来。
“站住,哪里去”小妖怪气焰嚣张地吼道。
“就到这来呀”我很老实地说道。
“到这来,到这来干什么”小妖怪不依不饶。
“嗯,乘乘凉,乘乘凉”我想了一下下,好像没啥理由。
“听说过,我们大王的威德没有”
“谁呀,不认识”
“好你个臭小子,那就给你见识见识”小妖怪一拳朝我眼眶砸来,一串金星过后,我醒了……
“嗯,这似乎才是德的真正意境”
了解封建历史的同学或许会发现,“德”出现最多的地方一定是“改朝换代”之时,尤以“和平过渡”的篡权夺位最甚。
刺客不杀赵盾是因为“有德”,王莽篡汉是因为“有德”,汉献帝禅让也是因为曹丕“有德”,西晋代魏同样是因为司马氏比曹家更“有德”……
至于什么新朝开国、新帝登基,无论之前使用过多恶劣的手段,都是一句“有德”了事。
由此可见,“德”的真正意境应该是偏重“能量、实力”,谁的拳头又粗又硬,谁便是“有德”。
顺着这个思路,很多关于“德”的疑问便解开了,它一定是强者对弱者的一种姿态。
“跟着大哥好好干,我有肉吃,你们喝汤,不老实的,让你们见识见识我的威德”
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其实和“没那金刚钻,别揽那瓷器活”是同义的,能力坐不稳屁股下的凳子,自然迟早是要摔下来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紫微中,是如何描述“德”的。
一共有“天德”“月德”“龙德”三颗星,而且有时候天庭和和左下角的位置都有。
传统紫微中,对三者似乎区分不是很明显,相当于直接把伟光正那套政治正确的东西挪进去了。 但既然能用三颗星表示一个东西,那肯定是有各自的专业分工的,要不然干嘛非造出三个词嘛。
首先,我们看“天德”。
顾名思义就是“天地”间公认的美德,这么解释有些悬乎,因为我们所有人都不清楚天地到底公认了哪些美德,所以我们只能从生活中去找寻与之相对应的具体行为,毕竟本质是需要外化成表象的,透过现象才能看到本质。
于是,经过数千年的风雨沧桑,在社会实践中积淀下来的被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思想传统,就逐渐演变为“社会公德”。
而这些具象化的行为准则之所以能够脱引而出,正是因为它们高度符合“天地公认”的范畴。
比如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遵纪守法等都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们日后参与天地考核的重要指标。 因此,我们可以把“天德”约等于“社会公德”。
月德,好像乍一看不知所云。
我们不妨先翻开字典找找“月”字旁的汉字:
肋、肌、肘、肚、肛、肝、肠、肤、股、肢、肥、肩、肺 肾 肿、胀、胁……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是不是都和我们的身体相关,“月”字旁,实则“肉”字旁。
那么,月德的含义也就清晰明了了,那便是“肢体美德”。
“肢体美德”这个词似乎过于简单粗暴,有些不大好理解,那我们可以换个词。
“气质”是不是有点感觉了。
我们在路上行走,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是能挽留住我们目光的陌生人却少之又少,抛却那些非主流和辟邪门神,大部分一定是“气质优雅”的。
也许当你仔细看第二眼时便会发现,他们的身材也许并不是很出众,颜值也较为普通,穿着和我们大家类似的衣服,留着最普通的披肩发或短寸头。
但那股说不明道不清的“气质”却仍然能死死抓住你的目光,他们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在你看来是那么的恰当得体、符合身份。
这就是“月德”的力量。
龙德,本义是“龙族的美德”。
虽然龙这种生物不少,但并不存于我们生活的这层世界,所以说它们的美德到底是啥,大多数人肯定不会知晓。
不过,我们华夏民族都自诩“龙的传人”,从这层含义上讲“龙德”只服务于我们华人,与其他种族没啥关联,这种划定“范围、圈子”的德行,便是龙德的意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也许对待外人可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对待某个圈子的人却极其呵护有加。
类似这种护群、顾圈的行为,就是龙德最直观的体现。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比如:家族情、战友情、兄弟情、同学情、师生情、老乡情……
这些广泛存在于血缘、帮会、学校、宗教、派系、政党、行业、阶层、区域、国家等群体中,成员之间通过一定纽带休戚与共、命运相关而形成的局部范围内的保护主义,都属于“龙德”
可以这样说,天德的能量源于天地规则,月德的能量源于众生磁场,龙德的能量则源于信仰之力。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br><br>关于“德”的讨论确实很深刻。从历史角度看,“德”在选拔人才时若被过分强调,容易导致主观判断和腐败现象,加速社会阶层固化。就像古代的察举制,最终促进了门阀大族的形成。因此,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平衡“才”与“德”,避免重蹈覆辙。希望我们在追求品德的同时,也能保持公平公正,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光发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