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回复: 1

马亚顺:从《易》数看原始思维的哲学突破<易理>

[复制链接]
  • 本月打卡天数:19

192

粉丝

404

主题

2408

回帖

龙隐版主

技术:
1530 点
金币:
5047 个
贡献:
1262 点
中榜:
159 次
违规:  0

宣传达人

QQ
发表于 2024-5-8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研究《周易》,自然要述及《周易》的“经”与“传”。《周易》古经卦爻辞属于殷末周初先民占筮记录的汇编,《易传》属于对《周易》本经最早的系统化解释。本文围绕《周易》“经”与“传”的分界及与“数”的关联,对基于上古先民狩猎-农耕生活方式的原始思维之“哲学突破”,作出历史与逻辑的还原。

《周易》古经卦爻辞主要保留下来的是殷末周初先民的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场景,诸如渔猎、农耕、商旅、战争、祭祀、婚姻、争讼等。殷末周初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对周遭的环境、事物的认识能力十分有限,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异己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内心充满好奇和惊恐,这是上古时期卜问、占筮等神秘术数流行的根本原因。李镜池联系《周易》古经卦爻辞分析说:“在人类的童年时代,人的思想幼稚,对事物的认识还不清楚,以为万物有灵,宇宙间充满了鬼神精灵,在监视和指示着人们的行动。除了祭祀求神福佑外,人们还用种种数术以探测神旨。数术可分两大类,一是天启的,一是人为的。两类合起来,对于探测神旨更为可靠。占卜是人为数术,星占、梦占等是天启的数术。在《周易》里有星占、梦占,是作者采用了旧有的材料。《乾》卦的龙,《丰》卦的斗、沬,是星占;《履》卦的‘履虎尾,不咥人’,‘六三’的‘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是梦占。”(李镜池,1982年,第8页)如果不了解这些具体的场景,只加以一般性的发挥解释,就很难符合《周易》经文的本义,也不会理解上古先民的真实生活及其思想情感,也就看不清《周易》生命哲学的原初性根源。
有人把《周易》形容为“中华古老文化的黑洞”,一种玄妙黑暗而无底的深渊,似乎无论你向它投入多少,它始终沉默不语。其实,沉默也是一种言说,一种让人感到敬畏的言说。研读《周易》,徘徊徜徉于其人文与巫术相互纠缠的原始思维中,常使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周易》巫术给我们提供的文化信息毕竟过于陈旧了。但穿过泥泞的沼泽小径,拂去历史的尘埃,这里是一个伟大的心灵‘宇宙’。不只有愚昧和稚浅,有黎明前的黑暗,有撕肝裂胆的痛苦与忧患;也有生的喜悦,爱的挣扎,……有轰轰作响的来自远古的回声……更有《周易》原始巫术文化的童蒙智慧,犹如晨星闪烁,撩人心魄,它牵引我们上下求索的文化心魂跋山涉水,寻访探问,渐入佳境”。(王振复,第3页)王振复先生从美学路径苦苦寻觅的“佳境”或“伟大的心灵宇宙”,正是《周易》哲学的本源——那隐藏在原始神秘思维面纱下的火辣辣的生命本相及其所浸润的生命意识。刚刚走出原始蒙昧,步入渔猎-农耕时代的殷周之际,虽然有了以青铜器、牛马等为标志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但当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依旧十分落后,先民的生命意识中,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依旧十分模糊,浓厚神秘的巫术遗风犹存,它们与淳朴稚嫩的理性朦胧地交织在一起,构成殷末周初先民观察自然、理解生命、寻求自我的思维背景,此种思维背景即现代人类学家所说的“原始思维”。
易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八卦”原型是在龟卜蓍占的“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种见解的依据是古文字学家张政烺对古代“奇字”提出的“数字卦”假说。张政烺在《易辨》中指出,“数字卦”中“一”与“六”两个数字出现的次数最多,而“一”与“六”分属于奇数与偶数。这种带有抽象意义的奇数“一”,“奇字”形制为—;偶数“六”,“奇字”形制像一竖着放宽的“小于号”,进一步拉开放平即——。这“已经带有符号的性质,表明一种抽象的概念,可以看作阴阳爻的萌芽了”。(张政烺,第4页)据此似可以推断说,“数字卦”是《周易》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原型。“筮”是一种神秘的术数,《左传》僖公十五年云:“筮,数也。”从甲骨文、鼎器铭文所刻画的种种文字、图案来看,中华古代的巫术活动最初是与“数”这种抽象符号系统联系在一起的。从“一”到“九”这九个自然数,经过先民智慧的抽象简化演变为更加简易的阴爻(——)阳爻(—),构成八卦的基本符号。不断问世的出土实物表明,镌刻于殷周甲骨、青铜器或汉代墓葬竹简上的“数字卦”,是比较可信的阴阳筮符的前身。“数字卦”见于甲骨和青铜器这种与卜筮、祭祀活动相关联的“灵物”上,就更增加了阴阳爻原本是筮符这一结论的说服力。
《周易》用以占筮的“数”带有原始思维的神秘性,但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是,在其神秘的形式下又蕴含着某些理性的因素,它使走出“原始思维”实现哲学突破成为可能。对这一思维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逻辑还原,需要从“前《易经》—《易经》—《易传》”三个时间节点加以把握。不难设想,在《易经》成书前,“占卜”“占筮”的术数活动已很流行,从殷商甲骨卜辞及《周易》卦爻辞可以推知,远古先民无论遇到自然界的异常变化诸如雷电、日食、月食、旱涝灾害、怪异星象,还是战争、商旅、迁徙、农事、祭祀、婚姻等重要社会活动,或是做了噩梦、得了疾病、有了身孕、迷失道路,甚至偶尔看到一只鸿雁飞过,房屋的栋梁弯曲,两只鹤在树荫间鸣叫,诸如此类,都会惊悸不安,继而产生神秘的联想,于是通过龟卜、蓍筮探问“神秘的原因”并祈求福佑。这是典型的原始思维,人们依赖族群“集体无意识”中神秘的“互渗律”破译生产、生活、生命中的各种难题。这些凌乱、个别、多样的占筮活动和文字载体,为《易经》的成书准备了素材。

《周易》能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得益于《易传》。没有《易传》,单是《易经》卦爻辞,最多可以看作是研究殷周之际或上古社会史的文献,谈不上有多少哲学理论。问题是:为什么唯独从周人的筮占中发展出一套哲学思想体系,而其他的占卜都始终停留在宗教巫术阶段?陈来的解释是:“因为《周易》一书本身包含了这种可能转化的特质和根据,即‘数’的特质。简言之,《周易》是以数为基础的,这使得摆脱鬼神观念而向某种宇宙法则转化成为可能,这虽然不见得是始作《周易》者的意愿,但却是人文化过程得以实现的一个内在根据。”(陈来,第83页)从内因说,“数”助推了《周易》文本的“类型化”和“形式化”;从外因说,又离不开《易传》对《周易》“术数”思维神秘性的哲学突破。
《周易》的哲学突破,首先体现在《易传》对《易经》思想品性的提升上。(1)《周易》是表达“圣人”智慧的书。《系辞上》云:“《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周易》作为传授“圣人之道”的书,其深刻的人文睿智,可以使人们大有作为。(2)《周易》是反映宇宙普遍规律、蕴含深刻的哲理书。《系辞上》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又云:“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周易》古经卦爻辞中并没有这么高深的智慧和深奥的哲理,经过《易传》的语义转换和提升,似乎处处蕴含着深奥的哲理。此种“极深研几”、深刻洞察宇宙本质和事物变化几兆的哲学,无论对于沟通天下人的理想,还是成就天下伟大的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周易》是一部充满忧患之书。《系辞下》云:“《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系辞下》云:“《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继之,《系辞传》把《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所谓“九德卦”先后陈述了三次,又称“三陈九卦”。朱熹认为:“三陈九卦,以明处忧患之道。”(朱熹,第142页)忧患意识是道德力量与生命意志的源泉。从《周易》古经中可以看出,六十四卦中处处充满了险象、灾难,《易传》从中体会出,正是此种艰难险阻所引发的忧患意识,可以激发人的道德理性和生存意志。(4)《周易》是一部经世致用的书。《系辞上》云:“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依照《易传》的诠释,《周易》之创作,以开创和成就事业为宗旨,它包罗了天下所有的道理。所以圣人用它可以会通天下人心,确立伟大的功业,决断人们的疑惑。蓍占的功能,圆通而神奇;卦爻的德性,方正而智慧;六爻之变化,能够将事情的原委简明平实地告诉你。圣人用它来洁净心灵,澡雪精神,把《易》生命的大智慧深深密藏在内心,吉凶之事与万民同忧患、共命运。“知方神圆”“藏往知来”的“卦之德”“蓍之德”原本是筮法中的“神物”,经过《易传》的语义转换,提升为圣人“洗心藏密”“开物成务”、向前推进百姓事业(以前民用)、经世致用的学问。经过《易传》的定性与提升,《周易》不再仅仅是一部占筮之书,而是成为表达圣人智慧、深刻哲理、忧患意识,能够经世致用的一部哲学经典。
其次,《周易》的哲学突破,又表现在《易传》对“形上”之“道”的凸显。《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此种“形而上”的“道”,其哲学解释的逻辑空间很大。从筮法说,它是阴阳、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术数”演变的前提和揲蓍推算的规则;从哲理说,则是《周易》哲学的最高范畴或终极原理。它既是天地万物的生命本原,又是天地万物的存在根据,还是生命宇宙的最高法则,更是一切真善美的价值依托。《易传》处处显示出“探赜索隐”、解释“器”中之“道”的良苦用心。最典型的一例是《易传》对《乾》卦卦辞“元亨,利贞”的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本来很简单,是说大为亨通,占问有利。依照闻一多、李镜池的考释,“乾”本当为“斡”,是北斗星之专名,《乾》卦属于星占。先民认为,北斗星是天的枢纽或纲维,它统摄维系着天体运行,所以“乾”象征天体。占得此卦,意味着大吉大利。(见李镜池,1981年,第1页)《彖传》却发挥出“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这样的宇宙创生论、生命本体论原理来。经过《彖传》的解释,“乾元”成为宇宙创生的“道”,它统摄着宇宙,是天地万物发生的根源。李镜池在《周易探源》中反复对比《易经》与《易传》在不同视域下所产生的“时代思想的差异”,使《周易》古经卦爻辞记录和反映的殷末周初先民生活世界中的原始思维、宗教情感和生命意识重见天日。有了对《易经》所载先民生活世界的真切了解,方可以见到成书于“轴心时代”的《易传》的“哲学突破”。《易传》把“道”“太极”“阴阳”作为解释宇宙创生原理和万物存在法则的哲学范畴,并据之解读《周易》古经的“象”“数”“辞”,对于消解古经卦爻辞“术数与吉凶互渗”的原始思维的神秘性,助推卦爻辞的语境转化、语义提升均具有重要的理性引领效应。
最后,《周易》的哲学突破,还在于《易传》赋予象、辞以丰富的人文思想含义。《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易传》通常喜欢用卦象和卦象所代表的“物象”去形容事物的特征,此即《周易》解释体例的“取象说”。王夫之说:“孔子就伏羲所画之卦,因其象以体其德,盖为学《易》者示择善于阴阳,而斟酌以求肖,远其所不足,而效法其所优也。”(王夫之,第54页)“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卦之垂象于两间者也。而合同以化者,各自为体,皆可效法之以利用。君子观于天地之间而无非学,所谓希天也。”(同上,第55页)这是说《象传》的意义在于因八卦之“象”以体天地之“德”,援天道以明人事,法自然以成人文。以乾、坤二卦为例,乾卦六阳成象,阳主刚健。《象传》根据乾阳刚健之象,引申出君子自强不息的德性,故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六阴成象,阴主柔顺,代表大地。《象传》根据大地的平坦厚重赋予君子“厚德载物”的品格,故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乾、坤二卦的《象传》因“象”体“德”具有典型意义,其他各卦皆可以此类推。
【《滴天髓》新注】.jpg


"老师辛苦了!发个红包感谢!"
还没有人打赏红包,支持一下
马亚顺(姓名可百度).国家心理咨询师、工程师,中国周易专家委员会副会长,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网络实战预测第一名人.联系【微信】xiaomeng64gua【QQ】304989622本人在论坛言语文字,纯属个人行为与论坛无关
  • 本月打卡天数:20

7

粉丝

48

主题

1513

回帖

三星弟子

技术:
10 点
金币:
3362 个
贡献:
0 点
中榜:
0 次
违规:  1
发表于 2024-5-8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看了
"老师辛苦了!发个红包感谢!"
还没有人打赏红包,支持一下
求测者怀感恩之心,及时反馈,随缘打赏,自有福报! 预测者怀慈悲之心,真实不虚,持正能量,自有功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龙隐好消息!X

龙隐论坛首个实现发贴一键插入排盘功能

发贴时点击编辑器的排盘图标即可将排盘后的内容一键插入到贴子中...

欢迎使用一键排盘
顶部qrcode底部
添加龙隐官方微信好友,有惊喜!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打卡龙隐|龙隐论坛

GMT+8, 2024-5-20 03:53 , Processed in 0.035543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