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unch10 于 2024-5-4 17:18 编辑
古道拾易 发表于 2024-5-4 15:59
我修了一段时间佛法后,约一年吧,身体变差,现在已无法修了,这是什么事情,请指示。 ...
后面还有一段说明,再费力读一下。

那么从事实来说,能破执着的,都可以说是究竟义理。比如你执着有,我就说个空,来破你对有的执着,那么我说的这个空,就是究竟义理。反过来,你执着空,我就说个有,来破你的这个空执,那么,我说的这个有,同样也是究竟义理。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是不是有绝对的究竟义理?绝对的究竟义理,那也是没有的,法无定法,说这个是究竟义理,其实还是有针对而说的。你的执着若没有,那么这个究竟义理也是没有的。因为你有执着存在,所以就有了破你这个执着的究竟义理存在。所以,这个所谓的究竟义理,我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如果从四依法的角度来说,这里也指明了这个义理的层次。比如说依法不依人,相对于一般人的认知来说,这个经典之法,就是究竟义理,所以你修持佛法,要以经典为依止,而不是依止你任何的个人想法。那么进一步来说,依义不依语,修行佛法,要依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深义去修,而不是按照文字表面的意思、用依文解字的方式去修,这样的话,就是说,所依的这个义,才是究竟义理。那么还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的说法,这个了义的说法,相对于不了义来说,就是究竟义理。那么最后一个就是依智不依识,这个层次就更高了,也是更难弄懂的地方,因为这个智,就不是你从书本中学到的任何道理,这个智,是你要在亲证到真如之后,才能够生起的,生起这个智,你才可以依止它,你若没有证到这个智呢,那么不管你说的是多么的有道理,那毕竟还是识,这个识毕竟还是轮回法,它是没有办法帮你直接解脱的。所以,最究竟的义理,就是这个智,但这个智,其实已经不是一种义理了,它其实就是一种证悟了空性的智慧,由这个智慧掌舵,你才可以真正到达解脱的彼岸。所以,从四依法的角度来说,最究竟的义理,其实就是证悟了空性之后的那个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