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道的用是全部的《易经》
本帖最后由 薛小凤 于 2024-5-19 06:58 编辑南怀瑾老师:百姓日用而不知
怀恩书社2018-07-11 13:17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80711/0c89f88698c24bd58d285d45f79cfa54.jpeg文 | 南公怀瑾先生
宇宙间至善的代表现在讲到本体这个东西,宇宙万有的本体(本体也是借用的名词)——万物未生以前那个东西是“○”,无象可以形容的。这个无象之象,代表完整完满的一切。它是清静的、至善的。当它起用的时候,只要一动,相对的力量就出来了,就显出了一阴一阳,就有善恶、有是非、有变化。所以,“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指用与象而言。至于未动之前,那个本体是寂然不动的,既不善、也不恶,也无阴、也无阳。从来正统的道家与佛家,所讲的“得道”,不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而是无阴也无阳、不动也不静、无是也无非、无善也无恶的境界,也就是道体的境界。至于讲到用,那就是全部的《易经》。
《易经》究竟讲什么?现在问题来了!孔子研究的答案是:“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鲜,是古文的用法,就是少、很少的意思。《易经》的这个体是什么?我们过去讲过:“神无方而易无体”,这个原则要把握。第二个问题是,《易经》的用是哪个用?是本体之体的用呢(体也是假设的)?还是起用了以后的用呢?理想不同、角度不同,观念就会改变。所以仁慈的人了解了这个道,“仁者见之”,这个见之就是观念,他的观念就是仁。所以孔子讲仁,孟子讲义,各人不同,墨子叫做兼爱,耶稣叫博爱,佛叫慈悲、平等,儒家讲仁、义、道、德,都是名称的不同、观点的不同。我们了解了《易经》的象数,它是从十个方面来看问题的,从一个卦象反复错综来观察分析,所见就自然不同。所以“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喜欢搞学问的人,他了解了这个道就叫智,智慧的智。但是由于个人观点的不同,其所见也就不同了。总而言之,天下这个道在哪里?套用西方的宗教家说的:上帝在什么地方?上帝无所在、无所不在。拿佛家来讲,就是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佛就在这里,在你的心中,不在外面。在道家来讲,道即是心,心即是道。不过这个心,不是我们人心的心,也不是思想之个心。这个心必须思想都宁静了,无喜也无悲、无善也无恶、无是也无非,寂然不动的那个心之体,那就是道。道到了我们人的身上,“百姓日用而不知”。百姓是古代对一般人的总称,拿现代语来解释,可以说就是人类。拿人的立场来讲,百姓代表人类,拿佛家讲,那更扩大了!一切众生、一切生命的存在,它本身就是一种道的作用。“百姓日用而不知”,我们天天用到这个道,可是你却不知道这个道。人是怎么会思想的?怎么会走路的?怎么会吃饭的?怎么晓得有烦恼?有痛苦?当妈妈没有生我们以前,我究竟在哪里?假设我现在死了,要到哪里去?先有鸡呀先有蛋?先有男的先有女的?整个问题都在这里,这都是道的分化。可是道在哪里呢?道是不可知不可见的。在用上能见其体,在体上不能见其用,一归到“体”,“用”就宁静了。所以,孔子说我们的生命在用中,我们天天在用道,而自己却见不到“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因为道太近了,道在哪里?就在你那里!不在上帝那里、不在佛那里、不在菩萨那里、不在老师那里,就在你那里,在你的心中。心在哪里?不是这个心,也不是这个脑子,你在哪里就是在哪里,可是人不懂,“故君子之道鲜矣!”因此,孔子那个时候的报告就说:得道的人太少了。为什么呢?因为想要懂,但没有这个智慧。
转自网络
这个帖转给研究周易的人看,x货请一边玩,俺懒招呼{:9:}{:12:}
x货请不要评分、跟帖,省得俺清理麻烦
茵淉钚椌
2020-06-02 TA获得超过305个赞
关注
给我的感觉,南怀瑾水平远谈不上大师,甚至水平达不到普通大学的一个国学老师,他就是一个有一定国学知识的评书先生,能立题,但谈的很浅,但特别能扯,有的没的是的否的全给你往里装,用特别世俗化和口语化的方式,但这类“大师”特别有群众基础,因为说的太专业太深老百姓看不懂不爱看,按现在话来说,他是个“国学网红”,但水平和内涵实不算高 知乎用户
只从佛教来说,南怀瑾水平也就那样。他提倡儒释道三教兼修,三教不可能兼修,根本教义都是冲突的(对轮回主体、鬼神有无、心物关系的理解等等都不尽相同,我在另一篇关于佛道能否双修的文章里有全面的阐述)。我承认他本人是有修行的,他讲的东西也比较通俗易懂,好上手,对初学者有一定接引的功德。我刚开始学佛也是看他的东西过来的,但是修行十年以上的老参要还迷信他的东西,基本上可以说是白修了。
虽然他不太懂戒律,对出家人倒也还算恭敬。他早年出家又还俗,广钦老和尚在承天禅寺又劝他出家,他还做了首诗揶揄老和尚,大意是我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在红尘中也照样成就,此后他也常常喜欢以维摩诘自居。
后来在太湖大学堂跟梦参长老会面。南怀瑾面对座上宾针锋相对,摆出一副祖师爷的样子,字字句句都在标榜:我学问在你之上,悟境也不输你。梦参老和尚没吱声,任由自己弟子和他唱和作答,夹在中间默默看戏。问答中涉及几对佛教千百年来的基本矛盾:佛道之辩、观修之辩、空有之辩、大小乘之辩。小和尚明显带着答案在提问,为了套他话探探他的虚实,结果南答得都很含糊,顾左右而言他,知见明显是杂糅的。
话毕,老和尚借点烟来了一句“你不打火,烟能不能烧?”,意思就是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离了三宝加被你这境界就是无根之木,无火之烟。梦老用点烟也点了他,暗讽其功夫、发心不扎实,浮于表面,实在是妙!南怀瑾也识趣,赶紧虚张声势两句:“别给我脸上搽粉了”,意思求老和尚别捧杀自己。本想跟祖师大德平起平坐,结果面对真正的大菩萨差点下不来台,场面极其尴尬 凡人窥天机 发表于 2024-5-19 07:47
知乎用户
只从佛教来说,南怀瑾水平也就那样。他提倡儒释道三教兼修,三教不可能兼修,根本教义都是冲突的 ...
你已入x货行列,一边玩去 薛小凤 发表于 2024-5-19 07:58
你已入x货行列,一边玩去
上面两组评价都是网友说的。第一个国学这个305个赞同的。第二个佛学的是你们学佛的人写的。 薛小凤 发表于 2024-5-19 07:58
你已入x货行列,一边玩去
咋不说话了呢?我跟你们讲他不行,你说我有问题,现在几百个网友都赞同的事情,说服力也不行?你说他学佛,这还有跟着他学佛的人发的文章评论还不能证明他不行?人家没必要特意去抹黑他吧?我觉得讲的挺实在的,你认为呢? 看来南怀谨老师是进行过多方探索的,说的很有道理,也有一定深度, 古道拾易 发表于 2024-5-19 08:19
看来南怀谨老师是进行过多方探索的,说的很有道理,也有一定深度,
你没看到我已提示x货不要跟帖吗
什么叫“也有一定深度",一边玩去,乖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