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阳居士 发表于 2024-1-11 16:55

虚神何时填实?
譬如:虚神为“子”,当大运走过“子运”,到达另外的大运时,此时虚神填实,虚神失去作用。

举例说明:

公历 1864年10月19日 03时51分07秒农历甲子鼠年九月十九
十神      正印          正印    日元    正官格
乾造       甲            甲      丁      壬
         子(虚神:亥)戌      巳      寅(日空 子丑)
元运上元一白运节后第11天
大运交运时间公历 1870年07月04日 07时51分顺行
十神   偏印    劫财    比肩    伤官    食神    正财    偏财    正官    七杀    正印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始于   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实岁    5岁    15岁    25岁    35岁    45岁    55岁    65岁    75岁    85岁    95岁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原名秉经,字宋卿,是湖北黄陂人,故称“黎黄陂”。
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世居湖北黄陂西乡、县城、东乡与北乡。

寅亥甲化,丁壬甲化。此八字走丙运时,虚神“亥”即被填实。

至阳居士 发表于 2024-1-11 16:56

虚神,是论命三神之一,另外二神:真神和化神。

三神,成体,或者得用,要先论格,然后再观看此格,有没有被其他杂神干扰,最终断定此格是成、还是不成。

至阳居士 发表于 2024-1-11 16:57

至阳居士 发表于 2024-1-11 16:50
出虚三诀:
      1. 冲   三冲一(原局至少有二),
      2. 拱   原局相同天干的两柱相邻并排时,三合局 ...

【拱夹诀和虚遥夹拱论】

论格局,虚拱夹之物,可补原局体用神和格局用神之缺。如用神刚好是拱夹出来的“虚神”,则命造的层次都很高。用虚神者大忌虚神填实之运。

很多人,也还没注意到正确夹拱诀的问题。
自古命书没写明白过拱夹虚神成立的条件,近代虚物经常乱用,是因不理解拆格正途,在不能解释的情况下,只好用错误的虚神夹供诀,去自圆其说。

大家吃饭用筷子夹东西, 两个筷子头要同时一只手握住,才能夹上东西,道理就这么简单。

不是徐乐吾氏的想夹就夹,,想拱就拱的夹拱论。八字没有什么复杂的内容,只要把握住原则和方法就可以。

“子平夹诀 ”:只能夹出中间虚的一个地支,相隔两位或以上就不能论夹。夹的两柱要天干相同并相邻。比如:并排的“癸丑、癸卯”可夹“寅”,并排的“乙丑、癸卯”两柱就不夹,不能夹出任何东西来。

“子平拱诀”:拱的两柱要天干相同并相邻。 如:有亥未两支,要亥未相邻、天干相同,这两个相邻的柱,才会暗拱出卯。此时,亥未才看成暗合木局。否则,三合局如果缺中轴物的都不能拱成合化局。

拱出的合化局和正常的三合局一样,都是一股额外之旺气,各支本气的作用还在。化神不透时。三合全局的旺气不能直接作用于天干。

“绊(半)三合诀”:半三合必须有中轴字(如寅午或午戌),要想拱出合化局,必须两支相邻、并且天干同字,不需要化物透干。

要想相邻的两地支成为“半三合”而有化气的作用,就必须它们的天干是一样的,否则就只是“绊三合”,是绊住而不化,互相纠缠而互失对外影响力。

“虚邀诀”:地支两同不冲一,但是三个相同地支可以暗冲出一个虚支。可以作用于其它地支(如:冲、合、刑、穿、害),帮助天干成格或破格。

因为是虚神,所以、其它的实地支作用不到它。


至阳居士 发表于 2024-1-11 16:57

要冲出虚神,在原局的4个地支中,必须有2个,然后大运再见一个,此运10年会冲出虚神,但要想出虚,必须具备前面讲过的所有能出虚的条件,不然也出不了虚。

比如:原局有子子,大运再见一子,可以冲出虚神“午”,但此“午”要想为用神、或者忌神,必须此“午”在原局不能旬空,若旬空,原局有“未字”合住也可出虚。

原局如果有四个“子”,可以冲出虚神“午字”,但此时要注意了,此八字有很大可能成为特殊格局,特殊格局有优先权,此时虚神和真神透出,是要让路给特殊格局的。

原局有三个“子”,直接冲出虚神“午”,不多言。

梦死醉生 发表于 2024-1-11 21:01

好帖子,学习了!

天池十二煞 发表于 2024-1-11 22:05

《珞琭子消息赋》云:“见不见之形,无时不有;抽不抽之绪,万古联绵

Anonymous 发表于 2024-1-12 11:25

学习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论“虚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