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是否为“超级冷冬”?中国气象局释疑
受冷空气影响,近期我国多地降温,冷出常年11月的水平。“今冬是否为超级冷冬”的话题引起关注。据中国气象局微信公众号,根据目前预测结果判断,2025年冬季我国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暖为主,但气温阶段性特征明显,冷暖起伏大。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气候预测室副主任章大全介绍,在气象界,冷暖冬不是一个“预测概念”,而是对冬季气温状况的一个事后“认定概念”。
根据定义,在全国范围内,超过一半的气象观测台站冬季平均气温满足冷冬/暖冬标准,这一年冬季才会被判定为冷冬或是暖冬。
据中国气象局介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共出现6个冷冬,均出现在2012年之前。
章大全特别指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一方面,我国冬季平均气温增暖的趋势十分明显。另一方面,北极地区气温上升的幅度明显高于热带和副热带地区,中纬度南北温差减小,西风带大气环流减弱,受其影响,我国冬季冷暖波动更为剧烈,需要密切关注阶段性强降温和强升温过程对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
今冬非“超级冷冬”,气象局预测整体偏暖,但冷暖起伏大。冷冬是事后认定,需超半数台站达标。全球变暖下,极端波动增多,注意阶段性寒潮。 全球变暖实际为伪命题 今日(23日)迎来霜降节气,也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此刻,“冷”是南北共同热议的话题,因为10月以来,东部多地迎来寒潮降温天气,网友大呼“直线入冬”。
面对严寒,有人拿出了取暖器,有人打开了空调制热模式,还有人开启了家里的自采暖壁挂炉。
而北方多个城市已经提前供暖,如山西长治市沁源县提前了半月之久。医院这样的场所更是“冷不得”,有的已经提前一个月开始供暖 有人认为2025年将是个冷冬,但是国家气候中心给出了相反的预测。对此,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对红星新闻表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冬季平均气温偏暖与气温波动性增强并不矛盾 昨日,河北保定降下鹅毛大雪。上午,受冷空气影响,保定涞源县出现降雪天气,最低气温降至0℃。河北省气象台预计,夜间张家口和承德两地的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10℃到-5℃,提醒市民适时增添衣物,预防感冒。
涞源县的邱女士(化姓)告诉红星新闻,雪昨天停了,今天没有再下,但温度依然很低。今天早上,她“躺在被窝里瑟瑟发抖”,决定今天拖出油汀采暖。
北京的侯先生则过得“挺舒服”。他所在小区是自采暖,2025年他“破天荒”地在10月18日就开启了家里的壁挂炉,而去年他家是拖到11月底才开的。“国庆一回来就冷得不得了,已经检查好壁挂炉上好水‘蠢蠢欲动’,后面回暖了些,但上周末降温实在有些扛不住,就开了。”
“本来这周开始看天气预报,周末能回温一些,结果新一轮天气预报说这周末又要大降温了,这暖气真是开对了。”侯先生说 嗯,我准备11月前往云南过冬,次年4月初再返回四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