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9-23 23:47

“不见世间过”不是“不见说法错”

本帖最后由 龙隐tjlr 于 2025-9-24 00:08 编辑

一、 “不见世间过”的真正含义“不见世间过”的核心是修持自己的慈悲心和平等心,对治的是我们内心的嗔恨、傲慢、嫉妒等烦恼。
[*]对象:主要针对的是“人”的过失——比如某位同修脾气不好、某位法师威仪不整、某人行为不端等。这些过失往往与对方的业力、习气相关。
[*]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清净心。如果心总向外攀缘,盯着别人的毛病,自己的心就会充满评判、对立和烦恼,无法安定,这直接障碍自己的修行。
[*]心态:是一种内心的修养,是“不执着、不评判、不因此而起烦恼”,并非变成是非不分的“瞎子”。

松间明月 发表于 2025-9-23 23:48

说白了,“不见世间过”是修自己心,不是装瞎。别人脾气差、行为不端,那是他业障,你盯着看就是给自己添烦恼。真正修行是放下评判,不生嗔恨,内心清净。这叫“不着相”,不是没原则。别搞混了,不然真成傻白甜了。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9-23 23:48

对于同修的行为习气,修“不见世间过”,这是修慈悲。

对于所闻所见的法义,要慎思明辨,这是修智慧。

当看到有人错解法义时,真正的菩萨行者是 “见法义之过,而不见说法者之过” 。内心对那个“人”依然保持慈悲和尊重,但对于他所传播的“错误知见”,要以智慧去辨别,并在因缘具足时,善巧地予以澄清。

这正如医生治病,他需要清晰地诊断出病灶(“见过”),但对待病人本身是充满慈悲的(“不见病人之过”)。如果医生因为“不见世间过”而拒绝诊断病情,那反而是最大的不慈悲。

因此,“不见世间过”的修行,绝不能成为漠视正法衰微、纵容邪见流行的借口。 真正做到“悲智双运”,才是对此问题最圆满的解答。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9-23 23:50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理解每个人的局限,而不是怎么说都对。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9-23 23:51

允许别人撞南墙,不是认同别人撞南墙。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9-24 00:01

七地不知八地事,但七地的事,一定要坚持,而不是因为不知八地事,七地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邪说肆意。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9-24 00:04

当然,自己说得也不一定对,所以一定要以谦虚心态进行讨论。坚持对的,改正错的。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9-24 00:05

而对于实在没法交流的,只能默摈。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9-24 00:11

学佛学法一定要细思,慎想,契合法义,不能想当然。

龙隐tjlr 发表于 2025-9-24 00:12

当然,理解错了很正常,注意别固执。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不见世间过”不是“不见说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