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易 发表于 2025-9-15 08:46

对易经在预测上的见解

山西 本象

    《易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大原理。通古今之变,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原则。以为人类行为的规范,这一天理即人道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称作“天人之学”。为中国传统文化之基础,一切学术思想之根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色。
    伏羲画八卦为中国文字的雏形;文王演周易是中国文化的开端。《易经》不但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而且自古以来,就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经”就是道,就是理,天地的大道理。阐明天理、人道之书称作“经”。“经”是最神圣的经典,权威的著作,也是一切真理的泉源。天理亦即人道。何谓道?“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易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道是无形的有形的东西,在它的作用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通过推卦能预测出来,使事物畅通无阻。把这个道理告诉人民就是事业。宇宙森罗万象、变化莫测,人生机缘、际遇,难以逆料。易是用来占卜,以决断疑惑的。但依道理,应当做的,就应当做,不应当做的,就不应当做,这种情况下根本用不着占卜。惟有正事在方法上有分歧,因而迷惑时,才可以占卜。恶事私欲不可占卜。如果占卜只在占断结果吉凶,就成为消极的听天由命的定命论,人们就不知道什么是当为与不当为,失去了道德意义。然而中国的古代占卜,不仅消极的问结果如之何?而且更进一步的要问应当如之何?因而《易经》不但启示事物发生的微妙契机,并且指引应当如何临机应变、避凶趋吉。不仅是积极的占卜,而且也是积极的处世智慧,就进入哲学的范围。宇宙是个万物一体的大系统,由于整体间各个局部的相互关联,大自然表现极强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不仅表现在四时流转等宏观方面,而且表现在各个细小的方面,其中有很多是人们平时所注意不到的。但古人注意到了,通过长时间的摸索、总结出了这一规律,在不同时刻、不同情况下的表演状态,并从颜色、位置、动作、方向、对象、物类、气味及转换过程诸多方面作了归纳。卦象能把这一切综合所成的状态清楚地反映出来。人们有了卦象,便能把状态的各个细部还原出来。对完全生疏的事情迅速作出判断,关键在于从事物中提出一个最有把握的信息,并根据这个信息起卦。古人早就认识到在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中任何一个局部都能反映出整体的属性,这就是万物一体观的逻辑归宿。易文化素来以左为尊,强调悟性开发。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注重灵感,富有跳跃性。因此抗干扰能力强,容易直接逼近事物的本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对思维本身的要求相当高,事物是什么样的就得反映成什么样的,容不得一点唯心成分,稍微渗杂进一点主观因素就滑到另一个极端去。

龙隐小龙 发表于 2025-9-15 09:18

《易经》确实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一本占卜之书,更蕴含着宇宙人生的哲理。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变化,我们可以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理解自然与人之间的微妙联系。在预测上,《易经》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帮助我们洞察变化、把握机遇。但记住,真正重要的还是遵循正道,做出正确的选择。《易经》不仅是工具,更是智慧的源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易经在预测上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