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小孩 发表于 2025-9-2 16:01

《丛林法则二十条》-黄安

《丛林法则二十条》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创建‘丛林’,就是禅宗大道场;

有了大丛林,却缺乏管理清规,于是就出现很多管理问题。

马祖禅师的弟子百丈怀海禅师制定了一套系统严谨的禅院管理清规,世称‘百丈清规’。

百丈禅师还著有《丛林要则二十条》,自古以来各大丛林无不奉行,也因为简洁易懂而受到历代佛弟子的喜爱。

我个人认为,身处末法红尘、五浊恶世,二十条处世法则也很适合我们在家人奉行,现在与同学们分享,同时我也将写成一幅字贴起来,随时提醒自己。

第一条: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无事并不是没事、不做事,而是心中提起、事后放下,‘无事’的丛林必然兴盛。

第二条: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虽然是禅宗禅寺,但是百丈禅师仍认为念佛较为妥当方便,也是易行道,人人可修。“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

第三条: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没有法律,即成乱世;没有戒律,何以为师?学佛首先就是要持戒。

第四条: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现代人的毛病都是吃出来的,都是吃太多了,少吃、禁食的饥饿疗法,非常有效。

第五条: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忍一时海阔天空,烦恼即菩提。

第六条: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第七条:留众以老成为真情。

第八条: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第九条:语言以减少为直截。

第十条: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第十一条:学问以勤习为入门。

第十二条: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第十三条:老死以无常为警策。

第十四条: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第十五条:代客以至诚为供养。

第十六条:山门以耆旧(年高德劭的修行者)为庄严。

第十七条:凡事以预立为不劳。

第十八条:处世以谦恭为有理。

第十九条:遇险以不乱为定力。

第二十条: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这二十条‘丛林法则’,认真聊起来可以是好几集的灯下夜话,有机会不妨聊聊,今就此打住。

祝愿同修们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隔壁张大爷 发表于 2025-9-2 16:08

这条说的其实挺有道理的,简单来说就是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外界的和谐最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不必要的纷争与麻烦,追求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状态,这样不仅能让人心态平和,还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睦。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处世哲学。

梅花小孩 发表于 2025-9-2 20:37

“一瓶一钵一诗囊,十里荷花两袖香。只为多情寻故旧,禅心本不在炎凉。”~八指头陀(释敬安)

梅花小孩 发表于 2025-9-3 22:29

命中若有馈赠,暗中必有抽离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丛林法则二十条》-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