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灬灬翼
发表于 2025-2-23 20:07
omahhum 发表于 2025-2-21 15:20
看了一下黄帝历的历法原则:不关心月亮的变化,找到冬至点后顺排,至闰在年尾。
...
这东西和现在实际的节气也有部分错位,这错位碰见闰年,真的要疯了。目前节气的置闰方法计算挺复杂的,不是统一在年尾,而是平均分配到闰月季节内的节日内,这最多可以错位半个月啊,太可怕了。
羽灬灬翼
发表于 2025-2-23 20:28
omahhum 发表于 2025-2-21 15:20
看了一下黄帝历的历法原则:不关心月亮的变化,找到冬至点后顺排,至闰在年尾。
...
哦,奇门遁甲也是冬至起子,坎宫包括冬至,小寒和大寒,艮宫有立春,雨水和惊蛰。艮中有丑寅,之前就觉得,如果立春起寅,那为啥艮宫有丑,冬至明明在亥月,怎么就跑到坎宫去了。
辰戌丑未寄四方,所以分在两卦里是合理的,但是卯酉和巳亥被拆在两个卦里感觉好奇怪。
羽灬灬翼
发表于 2025-2-23 20:42
omahhum 发表于 2025-2-21 15:20
看了一下黄帝历的历法原则:不关心月亮的变化,找到冬至点后顺排,至闰在年尾。
...
哦,同时辰戌丑未土月,前半月对应五行旺,后半月土旺的源头也找到了。因为前半个月在坎震离兑中,分别在水木火金四个直接五行里,后半个月在艮巽坤乾四方局里,是转五行之地。
羽灬灬翼
发表于 2025-2-23 20:48
omahhum 发表于 2025-2-21 15:20
看了一下黄帝历的历法原则:不关心月亮的变化,找到冬至点后顺排,至闰在年尾。
...
也就是说,丑月前半个月确实水旺,因为在坎宫,后半个月土旺因为转到艮宫了。辰月前半个月在震木旺,后半个月在巽木旺同时土旺。
未月前半个月在离火旺,后半个月在坤土旺。
戌月前半个月在兑金旺,后半个月在乾金土双旺。
我就说,为啥辰戌两个月特殊,叫做天罗地网,贵人不临,原来是因为这两个月是唯一的杂气月。木和土合在一起不就是天罗原来叫天萝,金土合在一起不就是地网,网都是金属丝啊。
羽灬灬翼
发表于 2025-2-23 20:51
omahhum 发表于 2025-2-21 15:20
看了一下黄帝历的历法原则:不关心月亮的变化,找到冬至点后顺排,至闰在年尾。
...
一下子通透了好多好多的疑问,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哈哈
羽灬灬翼
发表于 2025-2-23 20:55
omahhum 发表于 2025-2-21 15:20
看了一下黄帝历的历法原则:不关心月亮的变化,找到冬至点后顺排,至闰在年尾。
...
哦,要纠正一下,天鸟入罗,罗是笼子,木头编制的笼子,游鱼入网,网是金属丝。
羽灬灬翼
发表于 2025-2-23 20:59
omahhum 发表于 2025-2-21 15:20
看了一下黄帝历的历法原则:不关心月亮的变化,找到冬至点后顺排,至闰在年尾。
...
同理,未月后半月为土,丑月后半月为土,是纯土之旺月。丑月后半土克水而水无气,木有进气,未月后半泄火而火无气,金有进气。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omahhum
发表于 2025-2-23 21:32
羽灬灬翼 发表于 2025-2-23 20:59
同理,未月后半月为土,丑月后半月为土,是纯土之旺月。丑月后半土克水而水无气,木有进气,未月后半泄火 ...
{:110:}{:110:}{:110:}
omahhum
发表于 2025-2-23 21:36
本帖最后由 omahhum 于 2025-2-23 22:43 编辑
现在的太岁也有问题,汉朝时把木星(岁星)的规律丢了。木星完整的规律需要观测84年。因此需要三代人。连年战乱把长周期的规律丢了,就剩下太阳月月亮短周期的规律。
木星361天黄道走30°跟太阳的周期365.25天总差一点,几千年下来的叠代误差,太岁就跟木星无关成虚星了。
现在的六爻四建不全,只用月日,因为有时大家找不到太岁对爻影响的规律。
omahhum
发表于 2025-2-23 22:18
本帖最后由 omahhum 于 2025-2-23 22:41 编辑
太阳运行周期:365.25天,一个朔望月的时间是29.53天,
每年划分十二个月,为354.36天,会比太阳周期少近11天。三年就会少33天左右,相当于少了一个月。为了弥补这个差距,古人根据一定的规则,在适当的年份中增加一个月(人为规定这一年有13个月),这种方法就叫”置闰”。置闰在历法中略微复杂,经历发展之后,古人摸索出了最优的置闰方案“十九年七闰”的“无中气至闰”。
再加上清朝汤若望没有华夏的传承,想当然的把平气法变成定气法,于是历法乱了。简单问题复杂化。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